如今養生已經變成了現在非常受歡迎的,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身體是需要養生的,不然的話就會讓身體進入到一個亞健康的狀態,但是現在養生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中醫養生的,效果就會變得更好一些的,而且不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任何的傷害,這個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采用隔蒜灸的。
隔蒜灸,又稱蒜錢灸。本法首載于晉·《肘后備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則最見于宋陳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于治療癰疽,宋代醫家陳言在所撰《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中有較詳細的論述:癰疽初覺“腫痛,先以濕紙復其上,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癰頭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壯,即換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該書還提到另一種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餅灸:“若十數作一處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于餅上灸之”。在明·《類經圖翼》中又作進一步的發揮:“設或瘡頭開
現代在灸治方法上基本上沿襲古代,有醫者將其發展為鋪灸;在治療范圍上則有所擴大,如用以治療肺結核及疣等皮膚病證。
1、隔蒜片灸
取新鮮獨頭大蒜,切成厚約0.1~0.3cm的蒜片,用針在蒜片中間刺數孔。放于穴區,上置艾炷施灸,每灸3~4壯后換去蒜片,繼續灸治。
1、隔蒜灸用的蒜應選用新鮮的老蒜,宜現切現用,不可用干蒜或嫩蒜。
2、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證而定。一般而言,面部等較為敏感的部位,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證,蒜片可切得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