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疼痛在門診中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臀部的位置是非常特殊的,臀部疼痛的時候一般很容易和坐骨神經痛以及下背疼混淆在一起,其實臀部疼痛我們需要考慮是關節本身的病變或者是關節周圍的病變,臀部疼痛我們需要引起重視,如果臀部疼痛加劇,最好及時來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臀部酸痛的原因:
第一、長期服用類固醇的患者容易造成股骨頭缺氧性壞死,所以是高危險群。第二、全身性紅班狼瘡患者是高危險群。第三、酒精濫用也是一個高危險因子。第四、潛水活動是危險因子,這是因為一方面長期背負氧氣筒的重力,另一方面短時間內浮出水面也容易使得血液中的氦氣轉變成小氣泡,造成全身血管栓塞和潛水夫病。若有上述這些危險因子的人要特別當心,罹患臀部酸痛的機會將比正常人高。臀部酸痛的診斷:
臀部,下背部,下腰部,髖關節,大腿根部的酸痛感。勞累臀部酸痛的鑒別診斷包括
:關節炎、關節囊炎、肌肉筋膜疼痛癥候群、神經病變、和其他病變。部酸痛的疾病還有很多,包括腹股溝赫尼亞、單純的薦腸骨關節炎、和的椎間盤脫垂(L3到L4之間的高度常見)、或腎結石等疾病都會直接或牽扯到臀部。以上都是需要逐一加以鑒別的診斷。
臀部酸痛的鑒別診斷包括:
關節炎、關節囊炎、肌肉筋膜疼痛癥候群、神經病變、和其他病變。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簡稱OA)。退化性關節炎顧名思義,就是關節經過長期的使用產生退化的病變,臀關節的退化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患者常會在運動之后感到臀部酸痛,特別是提重物的時候,休息之后癥狀多能獲得改善。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即使在休息的時候,也會感覺酸痛,這個癥狀到了夜晚特別嚴重。
感染性關節炎(infectiousarthritis)。是因為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最常見的病原體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藉由血液循環進入關節腔。患者通常會有發燒、合并劇烈的臀部酸痛、關節紅腫有時不會出現。理學檢查時患者只能做輕微的彎曲動作,通常無法忍受任何方式的移動。診斷確立之后,應立即住院,給予靜脈抗生素治療,同時在最短的時間內照好X光片,并會診骨科專科醫師,如有必要,應盡速以外科方式介入清除化膿的區域,以免關節受到永久性的損壞。
發炎性關節炎(inflammatoryarthritis)。是由于免疫風濕性疾病所引起,通常患者會抱怨清晨醒來關節特別僵硬,但是經過幾個小時的活動之后,癥狀多半能夠減輕。這個部位最常見到的兩個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RA)、和僵直性脊椎炎(AS)。最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照一張X光片,僵直性脊椎炎在這個區域會出現典型的薦腸骨關節炎(sacroilitis),而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會有這樣的變化。如果診斷確立,應會診或轉介給合適的免疫風濕科專科醫師。
關節囊炎。關節囊是用來緩沖與潤滑的保護墊,減少關節受到外力直接的磨損。在這個區域共有十八個關節囊,最常發炎的部位有三處。包括大轉子關節囊、腸腰關節囊、和坐骨關節囊。理學檢查時可以針對不同的關節囊進行測試,如有劇烈的疼痛感,便可以確立這個診斷,X光檢查通常無法呈現軟組織發炎的影像,因此不是必要的檢查。
治療關節囊炎必須多管齊下,局部熱療、超音波、按摩、配合非類固醇性消炎藥物治療一般都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如癥狀持續無法以上述方式緩解,可以針對局部發炎的病灶實施類固醇注射。如果幾個禮拜的治療沒有顯著成效,可以考慮進行電腦斷層攝影,排除其他惡性疾病的可能性。治療包括局部熱療、超音波、按摩、伸展運動、消炎藥物的使用、或局部類固醇注射都可以有效減輕臨床癥狀。
肌肉筋膜疼痛癥候群。這個部位的腸脛肌肉筋膜可以從從腸股外側伸展到膝蓋外側,一旦有發炎的現象,此區域在臨床上就會有疼痛的感覺,尤其是側躺至發炎的那一邊時,疼痛的感覺更為強烈。大腿內收的時候拉扯筋膜也會有劇烈的疼痛感,這些都是診斷的參考依據。纖維肌肉疼痛好發于女性,臨床上會出現全身酸痛、睡眠障礙、虛脫無力、甚至會合并大腸急躁癥的情況。
神經病變也會引起臀部酸痛,最常見的原因是外側股皮神經(lateralfemoralcutaneousnerve)被周邊軟組織包圍壓迫所產生的疼痛,患者會產生臀部和大腿外側的酸痛感和表皮神經的麻痹。藥物治療效果較差,實施外科手術切開軟組織可以有效減輕神經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