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斑塊的形成和進展是冠心病的核心病理機制。斑塊的不穩定或破裂,可引發血栓形成,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等嚴重心血管事件發生。在治療冠心病、緩解動脈斑塊方面,常用的藥物包括他汀類藥物、抗血小板藥物、中成藥等。
他汀類藥物是冠心病治療的基礎藥物,通過抑制膽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從而延緩斑塊進展、穩定斑塊。此外,他汀類藥物還具有抗炎作用,可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炎癥反應。常用藥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抗血小板藥物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從而減少動脈斑塊破裂后引發的血栓事件。阿司匹林是冠心病患者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可長期服用以預防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對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選擇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中成藥如通心絡膠囊,具有益氣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研究表明,該藥物能夠保護血管內皮功能,抑制斑塊形成,改善動脈硬化,疏通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緩解冠心病引起的胸痛、胸悶等癥狀。此外,它還能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性,縮小斑塊體積,防止其破裂,抑制血栓形成,預防心肌梗死。對于冠心病介入術后的患者,結合病情使用通心絡膠囊,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和支架內再狹窄。該藥長期服用安全性良好。
藥物治療是緩解和穩定冠心病動脈斑塊的重要手段,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對維護心血管健康也至關重要。建議患者保持清淡飲食,低脂、低鹽、低膽固醇,并注意適當運動和定期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