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多是由于冠狀動脈狹窄,導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的一種病理狀態,主要表現為胸痛、胸悶、氣短、乏力等癥狀。常見的治療藥物有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中成藥等。
硝酸酯類藥物能通過擴張血管,增加冠脈血流,從而改善心肌缺血癥狀。如硝酸甘油,主要用于心絞痛急性發作時的急救,舌下含服可以迅速緩解胸痛、胸悶等不適;單硝酸異山梨酯適用于慢性心絞痛的長期治療,可降低心絞痛發作的頻率和程度。
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這類藥物能通過減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縮力,減少心肌耗氧量,進而改善心肌缺血,緩解心絞痛癥狀,并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鈣通道阻滯劑如地爾硫?、氨氯地平,能通過松弛血管平滑肌,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這類藥物對心率的影響較小,更適合心率較慢的患者。
另外,一些中成藥在心肌缺血的治療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通心絡膠囊,該藥物具有益氣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對心腦血管具有血液保護、血管保護、心腦缺血組織保護三重保護作用,可以調脂、抗凝、抗炎、穩定縮小斑塊、抑制血管痙攣、疏通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緩解胸痛、胸悶、氣短、乏力等不適癥狀。通心絡膠囊防治冠心病心絞痛的基礎用藥,安全性良好,結合病情長期服用,可以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的發生風險,改善患者的長期預后。
除了藥物治療,患者還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清淡飲食、適當進行有氧運動、避免情緒過于激動,并注意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