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做完檢查以后其實很多都是看不太懂檢查結果的,這樣的話就會非常困惑的,比如說尿蛋白質加減,這種檢查結果一般都是不太能夠看得懂的,其實這就表示了自己尿液當中的蛋白質含量的,如果是過高的話就會有非常不好的影響,所以說就一定要詳細的去檢查出來自己尿液中的蛋白質。
尿蛋白是尿液通過酸化加熱后混濁而檢出的蛋白質。正常人24小時尿蛋白的范圍為≦0.15g,常規(guī)化驗檢測為陰性。如檢測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陽性時,說明人體排出的尿蛋白量明顯增多,屬于異常尿蛋白。
尿蛋白持續(xù)陽性,往往代表腎臟發(fā)生了病變,故臨床可依據尿蛋白陽性的多少來判定腎病損傷的程度以及腎病治療的效果。因此,出現異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惡化進展。
定性試驗是用以篩選和粗略估計尿蛋白含量的方法。試驗的方法有三種:試紙法、磺柳酸法和加熱醋酸法。磺柳酸法和加熱醋酸法都是根據濁度反應將無混濁或無沉淀定為陰性(一),將出現混濁或沉淀的定為陽性(+)。磺柳酸法操作簡便,靈敏度高,可廣泛用于普查,但其對白蛋白的靈敏度高于球蛋白,且影響因素較多,易造成假陰性或假陽性。加熱醋酸法對白蛋白和球蛋白的靈敏度基本一致,影響因素少,準確性較高。
試驗方法:取一個干凈的玻璃試管,加入尿液2毫升左右,然后用滴管在尿上滴加試劑3~5滴,觀察有無蛋白出現。
結果判斷:根據混濁、沉定和凝固的程度不同,確定“+”(加號)的多少。
判斷的標準:“-”:減號為陰性,說明無蛋白。加入試劑后,尿液仍清晰,在黑色背景時,仍看不到濁表現;
“±”:加減號,代表尿里有微量蛋白。加入試劑后出現白色輕度混濁,僅在黑色背景時可以看到;
“+”:一個加號,代表尿里有中等到量蛋白。加入試劑后,出現白色輕度混濁,無絮狀顆粒出現;
“++”:2個加號,代表尿里有量蛋白。加入試劑后,出現明顯白色沉淀;
“+++”:3個加號,代表尿里有多量蛋白。加入試劑后,出現絮狀白色沉淀;
“++++”:4個加號,代表尿里有大量蛋白。加入試劑后,立刻出現凝固成塊,似膠胨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