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對于國家的運動員來說,每天訓練是他們必要的科目,而且如果想要成為國家級運動員,身體是需要有一定素質的,身體的各方面都需要用一個綜合考慮的指標,一定要達標才會有成為運動員的資格,特別是對于籃球運動員來說,身體協調性非常重要,那么籃球運動員該怎么訓練身體協調性呢?
1、影響協調性因素;
2、協調性訓練理論,以下敘述。
1、影響協調性因素影響協調性因素有
(1)交互抑制—支配動作反面肌肉的神經沖動之抑制或阻止。
(2)力量--反面肌肉的放松與收縮。
(3)耐力—疲勞的出現對精致動作有影響。
(4)心智練習—心智練習可以提高精神集中力而改善。
(5)本體感受器(proprioception)—對位置肌肉關節的張力感受。
2、協調性訓練理論協調性(coordination)指身體作用肌群之時機(timeing)正確、動作方向及速度恰當,平衡穩定且有韻律性謂。在各項體能中,協調性訓練可說最困難,因影響協調性除了遺傳、運動員心理個性外,尚有肌力與肌耐力、技術動作純熟度、速度與速耐力關系、身體重心平衡(關系肌力與肌耐力)、動作韻律性(技術動作要純熟方可)、肌肉放松與收縮,甚至還有柔軟度等。
協調性訓練法大概有以下九種手段:1、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
2、反向完成動作;
3、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
4、以游戲方式完成復雜動作;
5、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
6、采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復雜化練習;
7、改變動作空間范圍;
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復雜練習;
9、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運動員做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協調性訓練法之頻率愈是基層要愈高,當然,如果是兩公尺以上長人,動作仍不協調,頻率也要高。在準備期每星期之頻率以二到三次較佳,動作項目最少十項,每項動作最少練習三次到五次。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于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準備期與鍛練期中,必需打好基礎,在調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在處方安排上,可依據上述訓練法所列的二十個項目,再加上教練另編項目來操作。強度以70%,頻率以每星期三次。
動作如下:
1.縱跳
雙腳并攏手彎向上跳。
2.前后跳
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后跳。
3.側跳
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
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
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后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
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
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
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
先站立后蹲,然后雙手撐地雙腳向后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后站起。
此為一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