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是人體中最堅硬的部分,但也是最敏感的部分,也有著病變的危險。不少人在刷牙的時候會感覺到牙齒非常酸,其實這是一種并不正常的現象,說明牙齒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說牙隱裂、齲齒、牙楔狀缺損、牙本質敏感癥、牙周病、胃酸返流性牙敏感以及月經期牙敏感等。
牙隱裂
又稱牙微裂,它是牙冠表面長期受到慢性損傷出現的小裂紋。容易出現在磨牙。可怕的是,早期往往沒有癥狀,當裂紋滲入到牙體表面下的牙本質層時,就會引起牙酸軟、咬物疼痛,到牙髓發生感染時才有自發性痛,最終可發生牙齒劈裂,喪失牙齒。
齲齒
其實就是常說的“爛牙”,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如果得了齲病,又在刷牙、喝熱水、咀嚼食物時出現酸軟感。那么就意味著齲齒已經發展到中等深度啦,而到了齲齒發展到深部靠近牙髓時,敏感癥狀才會很明顯,甚至在冷熱刺激下出現疼痛感。
牙楔狀缺損
牙楔狀缺損聽上去很復雜,其實就是因為刷牙方法不對,機械性損傷了牙頸部位,從而出現缺損,讓牙本質層外露,很容易就受到外來的刺激,尤其是冷熱溫差改變刺激時出現敏感癥狀。需要注意的是,出現自發性疼痛時,意味著損傷已經發展到深部靠近牙髓引起牙髓炎了。
牙本質敏感癥
由于牙齒的第二層牙本質暴露,同時又有牙本質小管開放而出現的敏感癥狀,沒有自發性疼痛,對溫度變化、咀嚼咬合的刺激特別敏感,可有多顆牙會同時出現。
牙周病
當牙周炎發展到了中晚期,因為牙槽骨吸收,導致牙齦萎縮出現牙根面外露。而失去保護作用的牙根面,在受冷熱溫度刺激下很容易出現敏感癥狀,特點也是多個牙或感覺全口牙頸部酸軟,牙齒咬東西時會感覺到明顯無力。
胃酸返流性牙敏感
消化道疾病也會導致牙齒酸軟。患有胃酸返流性食道炎病患往往會同時患有牙齒敏感癥,這是由于返流的胃酸腐蝕了口腔內牙齒,引起牙表面脫鈣,從而出現牙齒極易受外界刺激感覺敏感。特點是有胃反酸史,在冷水漱口、進食冷熱酸甜食物刺激時,感覺口腔內側牙面的癥狀更明顯。
月經期牙敏感
這種情況往往見于年輕女性。翁志強說,門診時碰到部分女性患者表示總是在月經期感覺牙酸軟敏感、咀嚼無力,牙齒部位不確定,癥狀有輕有重。但在臨床檢查時卻不能發現明確敏感牙齒。這可能與月經期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對口腔環境的影響或是月經期精神焦慮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