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心病顧名思義,就會讓心臟的心房進行一個擴張的動作,這樣就會導致心臟的功能逐漸衰竭。擴心病的各個階段的癥狀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說心律失常,呼吸困難等等的癥狀。
各年齡均可發病,但以中年居多。起病多緩慢,最初檢查時發現心臟擴大,心功能代償而無自覺不適。經過一段時間后癥狀逐步出現,這一時期有時可達10年以上。癥狀以充血性心力衰竭為主,其中以氣急和浮腫為最常見。最初在勞動或勞累后氣急,以后在輕度活動或休息時也有氣急,或有夜間陣發性氣急。由于心排血量低,患者常感乏力。體檢見心率加速,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可有抬舉性搏動,心濁音界向左擴大,常可聽得第三音或第四音,心率快時呈奔馬律。由于心腔擴大,可有相對性二尖瓣或三尖瓣關閉不全所致的收縮期吹風樣雜音,此種雜音在心功能改善后減輕。血壓多數正常,但晚期病例血壓降低,脈壓小,出現心力衰竭時舒張壓可輕度升高。交替脈的出現提示左心衰竭。脈搏常較弱。心力衰竭時二脈基底部可有羅音。右心衰竭時肝臟腫大,水腫的出現從下肢開始,胸水和腹水在晚期患者中不少見。
各種心律失常都可出現,為首見或主要的表現,并有多種心律失常合并存在而構成比較復雜的心律,可以反復發生,有時甚頑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室顫動、竇房阻滯或暫停可導致阿-斯綜合征,成為致死原因之一。此外,尚可有腦、腎、肺等處的栓塞。
擴心病的三個階段
擴張型心肌病的特點是以左心室(多數)或右心室有明顯擴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縮功能減退,以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為基本特征。以往曾被稱為充血性心肌病。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較高。
本病起病緩慢,可在任何年齡發病,但以30~50歲多見,遺傳性DCM發病更早。DCM病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無癥狀期
體檢可以正常,X線檢查心臟輕度擴大,心電圖非特異性改變,超聲心動圖測量左室舒張末期內徑為5~6.5cm,射血分數40%~50%之間。
二、有癥狀期
主要表現為極度疲勞、乏力、氣促、心悸等癥狀,舒張早期奔馬律,超聲心動圖測量左室舒張末期內徑為6.5~7.5cm,射血分數20%~4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