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對人們身體健康有一定影響,嚴重可危及生命,所以做好預防工作很重要,至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一定要從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等方面改善。
(一)合理膳食
各種調查研究證明營養與壽命和老年病密切相關,喜食肥膩、偏嗜咸甜均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故應強調老年人低脂肪、低熱量飲食的重要性,并應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微量無素及粗纖維食物為主。近年來也有人擔出低鹽飲食可減輕骨質疏松的程度,恢復已硬化的動脈彈性,并強調低鹽飲食在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病方面的重要性,因此低鹽飲食也是老年預防心腦血管病的條件之一。
(二)科學生活
1、加強體育運動
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活動時心率以不超過170與年齡之差,或以身體微汗,不感到疲勞,運動后自感身體輕松為準,每周堅持活動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煙限酒
長期吸煙酗酒可干擾血脂代謝,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緊張
情緒激動、失眠、過度勞累、生活無規律、焦慮、抑郁,這些因素可使脂代謝紊亂。中老年人不要長期打麻將、下棋,保持心平氣和,盡量少生氣。
(三)盡量少服用干擾脂代謝的藥物
如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利尿劑、雙氫克尿塞、速尿、類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積極治療影響血脂代謝的有關疾病
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紅斑狼瘡等,均可干擾脂代謝。
(五)定期體檢
45歲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癥家族史者、經常參加吃喝應酬者、高度精神緊張工作者,都屬高危對象,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檢查血脂、血壓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