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切脈
,是中醫診查脈象的方法。又稱脈診、診脈、按脈、持脈。切脈是中醫獨創的診法,即用手指按脈,根據脈象來診斷疾病。它也是中國最早創用的診斷技術。那么如何了解切脈呢?中醫告訴我們想要學切脈,須從脈象入手。?
正常的
脈象
,亦名常脈,又稱平脈或緩脈。常脈脈象從容和緩,不浮不沉,不遲不數,不細不洪,節律均勻,一息(一呼一吸)脈搏四或五至,每分鐘約60~90至,且應指有力。中醫認為常脈一般都有胃氣(從容和緩、節律一致)、有神(脈至數來去清楚,無三五不調,亦不過快或過慢)、有根(尺脈候腎,如兩尺脈沉取有力而柔和,即是脈象有根)。?
中醫在切診時,還十分注意排除影響脈象的因素,以避免誤斷。如從年齡看,脈象小兒多快于成人,年齡越小,
脈搏
越快;青壯年體多強健,脈多有力;老年人體衰弱,脈來緩遲;成年女性較成年男性脈象濡弱而略快;瘦人脈多稍浮;騰人脈象多沉伏。另外,當長途旅行、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或飲酒、飽食、情緒激動時,脈多快而有力;饑餓時,脈較弱;氣候對脈象也有影響,如春天的脈象微弦(春弦),夏季的脈象微洪(夏洪),秋季的脈象微浮(秋毛)、冬季的脈象微沉(冬石)。至于“反關脈”(脈不見于寸口,而見于腕關節的背側)、“斜飛脈”(脈從尺部斜向虎口),都因橈動脈位置異常所致,一般不是病脈。?
如果我們對
切脈
有不錯的了解,那么在很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自己來診斷,檢查身體是否出現了狀況。同時,中醫里很多治病的常識值得我們去學習。